供稿、供图:黄逸川 编辑:陈文婧
2024年10月21日下午,应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形式语言学研究中心和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邀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熊仲儒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核心理论与词类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教授李京廉主持,刘芳教授、汪昌松副教授、纪悦老师、郭戈老师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我院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词类是语法的基础。熊仲儒教授在本次讲座中系统讲解了“核心理论”和词类理论的应用与操作,揭示核心理论具有普遍性,以及汉语的动词跟其他语言中的动词并无二致,差异只在功能范畴。熊仲儒教授首先指出,汉语词类通常根据句法分布进行确认,相对比较简单,如“这本书的出版”中的“出版”,前边可以出现副词,所以不难确定它为动词。其次,熊仲儒教授谈到词类理论跟核心理论有关联,如名词做核心,所在短语就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做核心,所在短语就是动词短语。“这本书的出版”是名词短语,其核心“出版”却不是名词。这种理论上的违反诱发了诸多探讨,或认为核心理论不适用于汉语,或认为汉语的动词具有特殊性。
熊仲儒教授的讲解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刻兴趣与广泛讨论。在问答环节,熊仲儒教授就现场师生的提问予以耐心解答,就“不同词类在句中成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此次讲座为语言学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师生们都感受到了熊仲儒教授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期待今后继续带来精彩的学术分享。
【主讲人简介】
熊仲儒,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学、句法语义学与英汉语法对比,主要学术兴趣是探索功能范畴在句法语义中的作用,在论元结构、特殊构式、词类与左缘结构等领域着力较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英汉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教育部规划项目“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与北京市社科项目“汉语左边界的制图分析”等,目前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动词与名词互转的生成语法学研究”与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论著先后获得2007-2008年安徽省社科二等奖、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审核:杨晖、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