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培养方向,塑造高端人才——访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优秀校友刘剑青
【摘要】
供稿:刘今朝 摄影:周芳集 编辑:卞广为
2015年9月19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迎来了建校75周年纪念日,众多优秀校友重返校园,他们不仅带来了对母校的殷殷祝福,也带来了对在校学子的美好期望。值此校庆之际,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召开了优秀校友座谈会,寻找优秀校友的成长足迹,听取他们对母校深化改革与未来发展的期许与建议。一、青葱岁月的记忆
刘剑青学长是北理工英语专业1999届毕业生,现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政策规划处处长。他与我分享了在母校美好青涩的大学时光。忆起那段时光,他微笑的脸上又多了一份淡淡的幸福。他对我说起在数理课上的优异表现,考试前的秉烛夜读,班级集体活动的轶闻趣事,同宿舍的学友兄弟。特别是说起那些德高望重、默默耕耘的老师们,感念报恩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他仿佛回到了20年前,那是90年代美好的青葱岁月,时光荏苒,记忆悠长。
在谈到北理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时,他认为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母校不仅给予他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独立思维的能力,能够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认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他对听力、精读、写作、口语等专业课记忆犹新,也提醒在读生要掌握基础知识,磨练语言基本功。他多次提及并十分认同北理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校训,正是历代北理人最崇高的追求与信仰。在每一名北理学子的身上深深刻上“北理制造”的烙印。
二、塑造高端英语人才
谈到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时,刘剑青学长以他丰富学习经历与工作阅历分析了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语言功底薄弱。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将整块时间与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字、词、句的重复研译之中,直到毕业还无法流畅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观点,最终止步于基础英语的水平;二、欠缺国际意识。部分学生虽能流畅使用英语,但无法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缺乏国际意识,未能打破文化壁垒,无法与国际社会接轨并产生共鸣;三、缺乏专业知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态势,只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纯语言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高校英语教学应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一是塑造高端格局,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树立远大目标,将国家发展、个人命运和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以高端英语人才的标准鼓励学生在入学初或低年级就解决语言基本功问题。二是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外语人才,在完成基本语言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语言外专业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涉猎新闻、外交、法律、教育、经贸、科技等方面专业知识,做好知识储备。三是培养意志坚韧、开拓进取精神。语言学习需要重复学习与记忆,难免单一枯燥,时常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要及时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在面临激烈的竞争时代要敢于拼搏,树立开拓进取的自信心。
三、尝试“1+1+n”教学模式
在谈到母校未来的发展与愿景时,他指出: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应瞄准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在专业设计与学科建设方面要加大精细化投入和智力投入,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一方面加强语言与专业课程中如新闻、外交、法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交叉融合。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自身语言水平和学习意向,采用全英语教学方式,实施英语人才分流培养模式。尝试建立“1+1+n”的模式建设“公共语言基础+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储备”的递进式平台。在学习中强化语言学习,在语言输入中加大源语言专业知识储备材料分量,在输出中锻炼学生能力,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审核:陈大明)